• 大同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发展历程

    2022-06-22 14:47
    分享到:

详细介绍


大同市博物馆自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,转眼间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春秋,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。目前,馆藏文物17万余件,珍贵文物3000余件(套)建馆以来,不断地丰富充实藏品体系,由此形成了反映大同地区历史 文化面貌的较完整的文物藏品系列。藏品时代上 起新生代,下至近现代及当代文物,门类齐全,体 系完整。囊括了瓷器、铜器、陶器、金银器、石器、木 器、玉器、珠宝料器、字画、文献、经书、货币、石刻、 碑帖、壁画、化石、革命文物等共22大类。文物藏品以彰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、边陲重镇文化、宗教文化特征而著称,特别是北魏、辽金元三代的精品文物,在国内独领风骚,享有盛誉。在几代保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大同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,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。



一、因陋就简 艰苦开创(1959年-1995年)

大同市博物馆自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,藏品管理工作随之产生。此时的藏品库房条件简陋、保存环境较差,文物工作者只能通过昼夜值班,死看硬守,确保文物安全。主要工作是藏品库房管理、文物建档、藏品收集、文物鉴定等。
     文物建档是实现藏品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步骤,也是关系博物馆事业长远发展的一项基本工作1959年,抽专人对库房积压和收集、发掘的九 千余件文物,进行了登记、清理、分类保管,并且建 立了文物档案 1982年开展全国一级文物藏品登 记工作,对馆藏一级文物建立了藏品档案。这时期先后发掘了北魏司马金龙墓、方山永固陵、金代闫德源墓、冯道真墓等墓葬,同时还通过征集、捐赠、 调拨、采集、考古调查等方式多渠道,不断充实我馆藏品数量。1988年第三季度,在山西省博物馆梁 雋先生及张德光、朱华同志指导下,进行了文物鉴 定工作。
    二、库房搬迁 逐步规范(1996年-2004年)
    1996年下半年,库房由华严寺下寺院平房搬 至原城区三中院内西部新建的文物库,让之前拥 挤在简陋平房内的藏品得到了妥善保管。新库房 有地下、地上各一层,总面积1162平方米,是当时山西最大的文物库房。
     新库房增添了吸尘器、除湿机、温湿度表等设 备设施。改善了安保条件,制定安保工作制度,配置人防和技防设备.除此之外还坚持每年一度的文物通风晾晒、施放药物等常规保养。随着库房安防和硬件设备的提升,博物馆藏品库房成为大同地区藏品管理中心库区,浑源、左云等县区珍贵文物转运到我馆库房妥善存放。
    基于文物库房面积增加、保存条件改善,藏品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,确立了按文物质地分类管理的办法,并建立了文物分类账和文物位置卡,极大提高了藏品保管工作质量。在对藏品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,实行了分库管理制度,设有一二级 库、瓷器库、字画库、墓葬库、陶器库、铜器库、文献库等。
    三、完善管理 丰富藏品(2004年-2014年)
    2004年至2008年,库房仍设在原城区三中院内西部文物库区,2009年至2014年,藏品整体搬迁至红旗广场展览馆西侧500平米的库房里。同 时,新增了新添堡库区和军分区石刻库区。
    此时博物馆针对藏品保管加大投入力度,购置了樟木柜架、文物搬运箱、添置了库房空调、除 湿机等硬件设备。对文物库房、大殿、各展厅现有的技防设施进行检测;增设值勤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;全面保障库房安全,对存在隐患的部位进行了整改,采取人防、技防、犬防交叉的方式对库房进行监控。
    保管部进一步完善藏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,严格遵守文物安全操作规程,保证藏品管理规范化、科学化。修订了《保管部工作规章制度》《藏品出入库制度》《藏品信息登录规定》《保管部藏 品管理细则》《藏品库房钥匙管理规定》等;制定了文物定期检查制度,开始实行每周一、三、五入 库检查制度;强化库管员的专业培训,规范藏品入库、上账流程;做到了藏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。通过“山西省馆藏文物信息数据采集”、“全国 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”,我馆全面摸清了可移动文物、馆藏文物的基本情况,积累了丰富的文物采 集、登录经验,建立了完善的藏品信息库,极大地提升了藏品管理水平。为研究人员提供了 “第一手” 资料,为藏品陈展、宣传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。
     随着政策的变化、政府支持,我馆开始了大规 模藏品收集工作。再加上市考古所移交、社会征集、社会捐赠等极大丰富了藏品数量,提高了藏品 质量,优化了藏品体系,为建立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提供了有利的文物支撑。
    四、提质增效与时俱进(2014年底-2019年)
    随着博物馆搬迁至御东新馆,保管部迎来了 发展的全新阶段。这五年,藏品保管工作有了质的 飞跃。库房建设、藏品管理和利用、人才培养等方 面都迈上了新台阶。
    1.建设现代化库房,提升文物库房整体水平。
    藏品库房在博物馆中至关重要,对藏品的安 全保存、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有直接的影响。在大同市政府及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,我馆建设了 理念先进、功能完备、安防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完善的现代化库房。按藏品质地、数量、重量设定不 同保存条件的各类库房共有16间,库前还设有藏品装卸区、藏品包装设备间、藏品总账室、鉴赏室、 摄影室、安保人员值班室,共计面积为3746平方 米。为提升库房藏品安全管理,配备了实时记录库 房钥匙提用、归还信息的钥匙智能化管理系统。
    库内依照藏品特性及要求,定制了不同类型的文物柜架。柜架以加厚的金属合金做边框、门板,每层用樟木做隔板。利用柜架两种材质的优点,根据藏品的类别、大小设计出不同形制的柜架样式,既合理利用空间又保障藏品安全。
    为使藏品存放条件达到文物保护环境标准的要求,安装了恒温恒湿机组,实时监测、调节库房温湿度变化。针对漆器、丝织品、古籍善本等有机 质藏品不易保存的特点,增加了低氧气密展示库房,并配套制氮、控湿等装置,长期维持库房内氧 含量、温湿度的稳定性,隔离外界污染性气体的入 侵,实现珍贵藏品的“洁净、稳定、低氧、恒湿”的理 想储藏环境。
    2.制作囊盒,为藏品营造“安全、稳定、洁净” 微环境。
    在藏品科学排架之后,我们发现,将藏品摆放 在开放式柜架上不能有效防尘、防震以及防侵蚀 和污染。因此针对珍贵藏品、易碎藏品、易出展藏 品、小件藏品等“量体裁衣”制作无酸纸囊盒,有效的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过大变化,避免传统囊盒材质酸化以及释放出污染气体对文物造成的伤害。 根据藏品器型和特性,制作了揺盖式囊匣、天地盖 式囊匣、多宝格式囊匣、大型PU囊匣、钱币盒、壁画保存箱等。每个囊匣内胆用棉布配长绒棉花等 材料设计随形软包,增大缓冲,提高抗震水平,最大力度保障藏品安全。
    3. 引进藏品库房智能化管理系规范藏品管理。
    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多、藏品利用频率的增加, 实物管理和账目管理任务越来越重,于是我馆引进了藏品库房智能化管理系统。利用无线技术,对馆藏文物进行标签式管理,通过加装识别设备,再结合数据中心文物实时监控平台,实现馆内所有 文物信息实时更新和监控。该系统由藏品管理系统、藏品防盗系统两部分组成。藏品管理系统详细记录了藏品基本信息和动态信息,主要包括藏品入库信息、藏品动态记录、藏品查询定位、藏品保 养记录、藏品修复检测记录、藏品盘点、人员进出 库定位等功能,实现藏品出入库流程严格控制及全过程追溯。同时该系统兼顾藏品柜架管理、藏品档案管理、温湿度监控等功能。藏品防盗系统通过设计防拆卸标签、覆盖阅读天线、配合库房门出入 口阅读器、后台监控报警等手段实现了对藏品库 内跟踪,从而保障了藏品安全。
    4.广泛深入学习,不断加强保管队伍建设。
    藏品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,它要求藏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综合素养。我馆立足现有人员,引进一批高校毕业研究生,经严格考 核后充实到保管部中,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,业务能力强的保管队伍。对新进保管员进行“传帮带” 式的实践指导、传授丰富的经验和方法;加强文物安全培训,强化安全工作意识;邀请有经验的知名 专家在馆内组织授课、指导,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知 识层次、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;保管员之间相互切磋、交流意见。派保管员到国内各馆进行藏品管理考察和交流。积极参加山西省文物局、国家文物局、国际博物馆协会等国内外相关机构举办 的各种专业培训班。学习先进的藏品管理理念,掌握藏品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。
    5.提高藏品利用率,让文物活起来。
    全面推行国家相关文物工作政策,积极配合馆内外展览、研究工作,充分利用和挖掘馆藏文物资源,参与举办展览28个,其中涉及藏品2865件/ 套。库管员全程参与藏品查询、提修、提取、出库、回库、点交、包装、装车、拍照、布展和撤展等工作, 对藏品展陈环境和展陈方式提出要求,确保藏品安全。在保证展览需求的同时,为加强藏品研究、 提高藏品利用率和发挥藏品的社会价值,多次开展藏品鉴赏观摩、复制、扫描、拓印等工作,其中拍摄藏品高清照片近万张,碑刻拓印223通,扫描壁画73件,为博物馆文创、社会教育等方面内容提供基础元素。让沉睡在库房里的藏品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在公众面前,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。
    回望大同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发展历程, 经过几代保管人的共同努力,藏品管理工作已形成家底清楚、账目清晰、管理规范、设施齐备、保管科学的良好工作格局。当今,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地位更加凸显,在信息技术推动博物馆管理方 式变革的新形势下,我们更要抓住机遇、迎接挑战,与国际接轨让藏品管理水平更上一层,为“文物活化”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