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非遗课程走进北京市第十三中学
-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
- 时间:2021-01-06 13:51
2019年3月——6月,“恭王府博物馆非遗课程进校园”项目走进北京市第十三中学。项目旨在灵活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,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;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探究式课程,发掘孩子的内在潜力,增强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兴趣,助其树立文化自信。
考虑到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小学生更高,项目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开设的风筝课程为非遗探究式课程模式。课程内容为风筝的历史与文化、沙燕风筝彩绘、软翅风筝绑提线、试飞等,共12节课。课程由浅入深地讲解风筝的文化历史渊源,以及其制作工艺的流程。
本学期一共有13位同学参加,共制作完成三种风筝累计38件。许多同学将恭王府蝙蝠图案与造型绘画在风筝上,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“福”文化的认知。教务主任说:“有几个同学本在原班级的成绩和表现是垫底的,但在风筝班里却一点也看不出来,因为同学们都重新站在一样的起跑线上,明显地打破了原有的成绩和表现状态,尤其让原本弱势的同学树立起自信,也培养出他们对非遗课程的兴趣和热爱。”
编辑者:洋葱
分享到:
相关信息推荐
最新资讯
-
童画恭王府——2020恭王府博物馆青少年美育成果展
-
祈福纳祥 趋吉避疫—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滑县木版年画保护成果展
-
“三山湟水间·花儿与少年”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
-
千锤铸辉熠 百炼承匠心—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精品展
-
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农业博物馆隆重举行
-
“振兴传统工艺学术论坛——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模型展”策展工作学术研讨会
-
振兴传统工艺学术论坛——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
-
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(华南展示基地)”和“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(广州)协同创新中心”成立仪式
-
振兴传统工艺学术论坛——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
-
2020年6月研讨会